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菁茂农业网 >> 硬头黄竹

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牛国民先生雕刻艺术浅谈小滨菊

发布时间:2022-06-28 15:00:04

匠心独运 巧夺天工——牛国民先生雕刻艺术浅谈

6月18日消息: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有着许多独特而精微的东西。那么,究竟有哪些是西方文化中所未有而又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呢?在此,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玉器。

——费孝通

(一)

与牛国民先生相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他在佳木斯市工艺美术厂工作。他是三江地区第一批公派到福建省福州市专业学习寿山石雕刻的人才之一。他曾先后拜我国著名寿山石雕刻艺术大师林亨云、陈敬祥、陈锡铭三位先生为师,学习寿山石雕刻艺术。学成归来后,他曾任市工艺美术厂负责技术的副厂长,为企业发展培养了很多专业雕刻人员。后来他又调到市处雕塑室,从事园林雕塑设计工作,为我市园林建设和环境艺术设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直到2003年退休。

欣赏牛国民先生的雕刻艺术,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品评,一是寿山石雕刻;二是艺术木雕。说到牛国民先生的寿山石雕刻艺术首先需要介绍他师承的几位寿山石雕刻艺术大师。一位是林亨云先生,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寿山石雕刻大师,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顾问,林先生自幼学习木雕,由塑造佛像进而从事木雕、牙雕、寿山石雕的创作研究,在木雕人物和动物方面有较深的造诣。20世纪60年代开始倾心于寿山石雕创作。成绩斐然,他雕刻的熊极富人格化情感,尤其在熊茸毛表现处理上匠心独运,多次在全国各种展览中获奖;其次是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敬祥先生,陈先生擅长动物圆雕,他1956年首创镂空雕作品《求偶鸡》轰动艺坛,所刻的动物生动活泼,充满灵性,风格独特。曾赴日本、新加坡等国表演雕刻技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另一位是资深的寿山石鉴赏专家,从事寿山石雕艺术40余载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陈锡铭先生,他早年师承陈子奋、潘主兰两位国画大师,精于篆刻,曾赴日本、新加坡表演篆刻艺术,他继承石雕传统技艺,吸收了徐悲鸿画马的手法,以刻“马”闻名于世,颇有建树。

这三位寿山石雕工艺专家对牛国民步入寿石山雕的艺术殿堂,学习玉雕、木雕技艺钻研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牛先生回忆在福州学习情景,那时的艺雕专家们对于北方来学习的学生们特别热情,没有一点架子,他们平易近人,待人和善诚恳,无私细心的向他们传授寿山石雕及木雕的传统技法,从寿山石和木雕的选材、用料、品象、种类,到如何鉴别和欣赏,从刀工技巧、到传统工艺及如何进行现代创新,均耐心真诚地传授其技艺和经验,使牛国民这个当时仅有20多岁的青年人,刚刚步入雕刻艺术的门槛,就以高起点的水准进入了创作阶段,真正使他领悟了寿山石雕刻艺术创作的真谛,更使他进一步认识到了传统玉雕艺术的博大精深,精妙绝伦。

(二)

绵绵久远的中华文化传统中,玉是一个恒久的文化意象。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的先民就筛选出了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和实用功能的“石之美者”作为重要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品。8000年前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玉斧,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饰、玉佩,5000年前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玉兽,良诸文化出土的玉琮、玉璧、玉钺,都是中国早期玉文化的代表。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有5000年,而玉文化的历史比文字记载至少早了3000年,可谓“古国玉史启文明”。中国的玉雕技艺高超,玉雕作品美伦美奂,素有“东方艺术”的美誉。玉雕技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传承与演变,无不与当时文化、宗教、审美、经济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以玉雕工艺为载体的中国玉文化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玉中蕴涵了中国人的理想、心性、气质和想象。林林总总的玉器展示了东方古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与艺术境界。

《海底世界》是牛国民先生创作的寿山石玉雕代表作品,在温润的浅绿色寿山石玉中,翻卷的海浪腾空而起,珊瑚和游鱼陪衬于底部,中间雕刻家巧妙地利用了中间部位的乳白色玉石材质,以写意的手法塑造了一对美人鱼形象,创造了一个人与大海、人与自然合谐美妙的情境。

另一件寿山石芙蓉冻玉雕《松风人物》,牛先生充分利用了寿山石红芙蓉冻石,灿然凝重、雍容华贵的特点和巧色,塑造了多个栩栩如生的古典人物行走于山间峰岭之中,一轮红日当头,在松风绿树的映衬下,峰峦高耸,村舍雅居于崇山峻岭之上,使人观之赏玩之余,悠然惬意好不快活自在。玉石的质地、形态、自然的色颜,极大的启发了雕刻家的灵性和潜质。

更值得一说的是他1978年在北京镌刻的一枚绿色寿山石《腾龙》印纽雕件,这件寿山石料虽然形态不大,但材质细腻、温润度极高,白中透着葱翠的绿色,材质极其晶莹剔透。当时牛先生是被全国工艺美展抽借到北京美术馆,在展览会为国内外的观赏者作服务工作。一天,在工作之余他正在美术馆潜心雕刻这枚玉件,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看到他在雕琢这个玉石,辗转反侧在其左右观看不肯离去,特别欣赏他的雕工,同时也很喜欢这个玉石的材质,最后老先生提出要用自己的画作与他交换,牛先生也特别喜欢这枚印料的质地,更珍视自己为了雕好这件玉石所下的功夫,同时也不认识这位老先生是哪里的画家,所以就婉言谢绝了。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江苏画院金陵画派的著名山水画家宋文治先生。同在一块工作的多位同事都为他惋惜,失去了一个获得山水画艺术大师作品的好机会。时至今日当提起此事时,牛先生仍没感到后悔,他觉得宋文治先生的确是位大师级画家,他能够欣赏自己雕刻的作品,喜欢这方寿山石,一是大艺术家有高超的眼力,懂得鉴赏寿山石,同时也是对自己雕刻作品的一个肯定和认同,现在想来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3000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中国人爱玉的情结,不仅仅是由于玉石的细腻温润、玉色外观的色泽美丽以及玉石性能的硬韧兼宜的诸多优良特性,而且渗透在语言、文字乃至心目中独特的美学价值。它的美凝结了国人自古以来的精神向往,从对玉的珍爱之情结,传达了中华民族对世间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之说,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赋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德行加以崇尚歌颂,成为了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成为了玉文化丰富的思想与精神内涵。

酵素减肥哪个牌子好

整体玻璃钢化粪池价格

爬梯车

低温液体储罐

童装批发网有哪些

常州货运公司

友情链接